今年3月举行的缅甸翡翠公盘上,很多翡翠原石成交价比去年翻了一倍以上. 东方IC 中新浙江网4月17日电 上个星期,一件售价超10万元的翡翠摆件出现在杭州某珠宝柜台内,仅仅在7天前,在同样一个柜台,与此质地、规格相同的一件翡翠摆件标价却不超过6万元.
与此形成较鲜明对比的是,今年以来,受资本市场持续震荡、银根紧缩的影响,高档翡翠零售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销.然而,是什么原因使这件翡翠价格逆市暴涨,成为如此“疯狂”的石头.
终端变冷
与前文提到的那件精品翡翠摆件同时上柜的,还有一批零售价在万元左右的翡翠挂件.一周以来,虽然这些新上市的翡翠依然很会赚眼球,但至今却没有人买过.据这家翡翠店的负责人介绍,今年以来,零售价在数百元的翡翠饰品销量增长,相反,往年最受消费者追捧的,价位在万元以上,10万元以下的精品却出现滞销.
眼下遭遇这种情况的翡翠商并非少数,杭州另一位不愿具名的珠宝玉石商说,有一位外贸行业的老客户,往年买件几万元的翡翠付钱很爽快,今年3月份订了一件3万元的挂件,至今还没有来买走,像这样的情况今年来他已经碰到了十来次.
玉石翡翠主产于缅甸乌鲁江流域,以其颜色变化丰富著称.近年来,由于矿产资源枯竭,翡翠以其保值增值的投资概念备受市场追捧,在国内珠宝领域,其地位堪比钻石.从1998年开始,“疯狂的翡翠”已经演绎了近十年,但今年,珠宝商却第一次感觉到了寒流来临.
资本市场波动、银根紧缩带来的资金瓶颈是看得见的原因.不少收藏品其实都是靠资金堆出来的,最近半年内,上证指数从六千多点跌至三千多点,加上紧缩的银根政策,这都使新资金进入乏力,不断上涨的行情又让终端市场感觉到了追高的风险,持币观望的氛围因此越来越浓.
资金离场
翡翠终端市场持续数月清淡,其影响眼下已经扩散到产业的中游.
广东四会市,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翡翠加工、批发集散地之一,正常情况下,每年都会有大约10%的加工厂处于歇业状态,去年这个比例增大到约30%,而今年则更多.工厂歇业的原因,就是买不到价格合适的翡翠原石.
广东四会加工厂用到的翡翠原石基本上都是从缅甸购买的,将石头加工成手镯、挂件、戒面等翡翠成品,再转卖到各地.
购买翡翠原料是一个特殊的过程.每年,缅甸都会举办3-5次拍卖会(俗称翡翠公盘),对翡翠原石进行集中销售.拍卖过程大致如下:参拍者对一块原石作出估价,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标书,参加原石投标,价高者最终才能买到原石,每年都会有一部分珠宝商空手而回,其加工厂也很可能会因为没有原料而暂时歇业.
一位最近刚刚参加过缅甸翡翠公盘的浙江籍珠宝商透露,3月份的缅甸翡翠公盘上,他们认识的有50家左右企业都参拍了,但最终有一半人空手而回.
加工作坊歇业比例的不断增加,并不是完全因为这些业主缺钱,而是终端市场的清淡让他们觉得追高风险增大.事实上,不少翡翠加工厂业主今年对购买原石的看法已由追捧变为慎重.广东当地的一位翡翠商说,以前出高价拉回来的原石,最终还是能卖出去,但如果在市场滞销的情况下不惜血本参拍,不仅增大赌石风险,还可能导致资金周转困难,与其这样,不如暂时歇业.
上游恶炒
终端市场、加工商的谨慎没有改变上游赌石客们炒作翡翠的疯狂.2008年3月8日,在与杭州相隔千里的缅甸仰光翡翠公盘上,就出现了这样一幕.
开盘第一天,杭州珠宝商潘先生一行就进入公盘,第一块36公斤的原石他出价860万元,最后的成交价竟然高达3200万元,第二块107公斤的原石出价320万元,最后的成交价为870万元.因为出价太低,潘先生没有拍到这两块原石,实际上,他在这次公盘上的出价已经比上一次公盘成交价高出一两成了.而这次翡翠公盘上,绝大部分能出精品翡翠的原石成交价格都比去年翻了一倍以上.
据他分析,像36公斤的那块原石,真正能做出高价值翡翠饰品的只有7-8公斤,按他出的价格,每公斤原石的成本已经超过20万元,做出成品翡翠手镯后,每只成本超过25万元,这已经比现在的行情高出不少了,如果按最终成交的价格计算,同样规格的一只手镯,起码得卖到一百万元.
潘先生最终只拍到了一块16公斤的原石,价格为630万元.这块原石最终被加工成5个摆件,2个手镯,6个戒面,这些成品现在已经陆续在各地的珠宝店销售,每件售价都比去年涨了一倍.回国后,老潘一直想不通:“赌了这么多年翡翠,头一回冒了这么多虚汗,到底是我们落了伍,还是大家‘疯’了?”
翡翠泡沫
与大多数产业相比,眼下发生在翡翠产业链上、中、下游的不同情况似乎很不符合逻辑:既然零售市场不好卖,那么天价拍回的翡翠原石究竟去向何方?
业内公认的说法是,高价翡翠原石没有变成饰品戴到消费者的手上,而是留在行业内由一帮人相互倒手.上个月,广东有一块原本定价在40万元的翡翠原石,一个月内接连在业内倒手了四次,最后价格竟变成了90万元.最近,那位最后接手的炒家又在匆忙寻找下一位买主,在这个过程内,没有一位买主考虑过将这块原石切开,加工成翡翠饰品.
这种现象就是民间俗称的“搏傻”(看谁接最后一棒),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,这种现象正是行业泡沫化的特征.杭州珠宝商潘先生说:“这些年,翡翠每涨一次价,就会有价格泡沫的争议,不过,历年来的涨价最终还是被市场所接受,因此价格平稳交替,并没有出现大的危机.现在翡翠行业其实已经处于赌博点上,如果市场持续清淡,而价格又被少数炒家非理性炒高,其实就说明翡翠的泡泡被越吹越大,迟早会破.”
实际上,去年的普洱茶泡沫破灭事件与此有点相似,行情最高的时候,普洱茶号称是“能喝的收藏品”,一块茶砖卖到几万元、几十万元,实际上只有很少一部分业内人士在互相炒作.泡沫挤破后,连当时炒普洱茶的人都自嘲:“炒作的时候,一堆稻草看起来像黄金,资金撤走后,一堆好茶也变成了稻草.”(作者:蔡坚瑞)
来源:都市快报
|